禪易畫會 蔡豐名 會長 使用 YouTube 投影播放製作程式 :2016年10月 人民文藝家協會台灣會長 、禪易齋詩書畫院蔡豐名院長出席 中華世紀書畫協會 組團 在山東省立圖書書館舉行的魯台兩岸民間書畫交流展 .全體團員 到曲阜孔府 參訪.
北宋至和二年(1055)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世孫孔宗願為“衍聖公”後,在原曲阜(當時稱為仙源,在今曲阜縣城東十裏)縣城內建造了衍聖公府。現存孔府為明洪武十年(1377)孔子五十五世孫孔克堅時,朝廷在闕裏孔廟及孔子故居以東□建的新府。弘治年間遭火災,弘治十六年又奉□重修。正德八年(1513),曲阜縣城移至孔廟、孔府所在地,以便於保衛,孔廟、孔府便成為曲阜新城的中心區的主要建築。
孔府明代占地16公頃,清代逐漸縮小,占地約 4.5公頃。其布局分為中、東、西三路。中路有11進庭院,內宅門以前為衍聖公視事衙署,後面為生活院落。東路為家廟、慕恩堂等祠廟和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九如堂、禦書堂等建築;廚房、酒坊等服務用房也在東路。西路有衍聖公讀書和學詩習禮的紅萼軒、忠恕堂,以及接待一般賓客的南北花廳等。
在孔府中路前部,共設三堂六廳。正廳(大堂)為五間九檁懸山建築,前設大月台,中部三間為前檐空敞的傳統大堂形制。正廳前有東西廡各10余間,按明代六科設六廳,東廡設知印、典籍、管勾三廳;西廡為掌書、司樂、百戶三廳。後廳(二堂)五間七檁,有穿堂與正廳相連,呈“工”字形。退廳(三堂)也作五間七檁,與東、西廂組成庭院。孔府三廳兩廡主體為“工”字殿出月台的建築布置,是明清兩代衙署的典型格局。中路前院的東南隅還有刑獄設施。內宅門以東有防禦用的碉堡。
在中路退廳以後,共有前上房、前堂樓、後堂樓三個封閉式庭院。前上房為七間七檁懸山式建築,並有東、西廂房各五間,是衍聖公生活起居的主要院落。前、後堂樓都是七間二層,前出廊,東、西配樓各三間。後花園名為“鐵山園”。後堂設樓也是明清府邸的典型布局,樓下為內眷臥室、起居室,樓上為貯藏財物的庫房。孔府東、西還有東倉、西倉、車欄、馬號、柴園等;孔府南、北還有族人及仆役家屬居住區。
按封建禮制,孔府的規模之大已超過公府的定制,中、東、西三路房屋已將政務、祭祀、讀書、宴客、生活、供應全部包羅俱全,布局儼然是小型宮殿。孔府在大門、二門、儀門、正廳等處明間闌額上繪有宮廷“雙龍捧珠”的和璽彩畫(見彩畫作),反映出它是擁有皇家特權的貴族府第。
孔府位於曲阜城的中心,坐北朝南,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,門前左右兩側,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。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著狻猊鋪首,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“聖府”匾額,相傳為明相嚴嵩手書。門兩旁明柱上,懸掛著一對對聯: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,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。這副對聯相傳是清人紀均的手書。
文佳字美,形象地說明了孔府在封建社會中的顯赫地位。這副對聯口氣之大自不待言,發人深思的是上聯“安富尊榮”的富字,下聯“文章道德”的章字,從上圖可以看出,“富”字上少了一 點,“章”字中多了一筆,意思是說衍聖公官職位列一品,田地萬畝千頃,自然富貴沒了頂;孔子及其學說“德侔天地、道冠古今”,聖人之家的“禮樂法度”,也就能天地並存,日月同光。
(http://www.youtube.com/upload) 建立這部影片
留言
張貼留言